投資入門-選擇適合的理財工具
了解自己的理財需求
大家可能都有過類似的經驗,隔壁老王買了一檔基金,年報酬率高達60%,老王自鳴得意在你面前吹噓,心裡好羨慕;回頭看看自己戶頭,一年前買的基金,到現在才獲利10%,於是就得出一個結論:「我買的一定是爛基金,報酬率才那麼差」。
我常勸告大家,如果沒辦法深入了解一個投資工具,就請不要投資;相反的,如果你要投資,一定要充分了解這個投資工具;對投資工具的報酬,也要有正確的期待。
以上述的例子來看,鄰居老王一年賺了60%,很可能是買了積極型的新興市場基金,而你買進的,卻是較穩健的已開發市場基金,兩個市場的波動程度完全不同,所承擔的風險也不同,自然不能期待有一樣的報酬。嫌棄已開發市場基金的報酬不夠辣,這就好比明明買了檸檬,卻還嫌酸。
事實上,投資理財,首先要有目標管理,換句話說,投資人要先釐清自己為什麼要作投資,是為了存退休金、購屋、買車,或者只是單純為了追求資產增值。
檢視財力 有多少錢可以投資
知道自己的理財期望後,還要回頭看看自己的荷包,有多少本錢可以投資其中?這和如何選擇投資工具,選擇幾種投資工具,也大有關係。
例如你有兩億元資產,覺得後半輩子安養無虞,理財專員還千說萬勸鼓動你投資,你儘管可以大聲的宣告:「你管我,我就是要擺定存!」,但是,絕大部分的人,手中往往只有兩萬元。
如果你和絕大多數的人一樣,手頭並不寬裕,首先你要做的事情,就是儲蓄。我這裡所指的儲蓄,和一般倡導的概念不太一樣,不是「收入-支出=儲蓄」,而是「收入-儲蓄=支出」,每個月強迫自己儲蓄之後,再來分配支出。
接下來,你可能會問,每個月儲蓄的目標是多少?我建議是兩萬元。如果能持之以恆,每個月存下兩萬元,經過三年之後,存下百萬就不再是夢。
以每月存下兩萬元為例,一年之後就可以存下24萬元,三年就可以儲蓄72萬元,如果再加上平均一年10%的投資報酬率,三年內存下人生第一個100萬元,成為百萬富翁,絕對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
如果你希望三年內晉升至百萬存款階級,除了儲蓄,別忘了,當中還有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三年之後,這筆儲蓄必須要有一定投資報酬率,要達到目標報酬率,定時定額投資基金,是個很好的方式。
每個月的收入只要一入戶頭,就可以利用自動扣款的方式,先扣款買基金,如此一來,就能確保自己每個月都能儲蓄,而不用擔心,在百貨公司週年慶時揮霍無度;也不用擔心,在每個月結束、存款也見底的時候,才驚覺錢都不知道花到哪兒去了。
定時定額的方式買基金,除了可以自動扣款機制,防止自己奢侈消費,幫助自己儲蓄,最重要的,就是投資之後的潛在的複利效果,畢竟「唯有投資,才是增值之道」。
當然,百貨公司週年慶的時候,還是可以去逛逛,但切記:「看看就好!」知道今年流行什麼顏色、style就好,回到公司上班或閒暇之餘,和同事、朋友有話題可聊就行了。下回要和大家分享,投資共同基金以前,需要先了解什麼事情。
共同基金入門-如何選擇基金
投資工具有百百種,定存就是其中一項。把錢直接放銀行定存,夠簡單了吧!可是就連定存,也要事前做功課,比較哪家銀行的定存利率比較高;如果想存放好幾年,選擇這家銀行放定存,會不會有風險?
選出近三年績效前1/4的基金
選擇基金當然也是一門大學問。我投資共同基金一向是以結果、績效導向的,所以,我會先看中長期績效來挑選基金,所謂的中長期績效,就是指近三年績效都在排名前四分之一的基金。
為什麼要看三年的績效?從我十幾年的投資經驗來看,走完一個景氣循環,差不多需要三年的時間,如果這檔基金在近三年的績效,都能穩居前段班,表示無論在任何景氣階段,基金都能提供相對穩健的報酬。
有些投資人會有暫時「第一名迷思」,喜歡買績效第一名的基金。其實,第一名的基金往往得重押某些股票,績效雖然暫時居前,卻不代表年年都能獲得穩定的報酬,投資基金,挑選績效穩定居前段班的基金,反而比較重要。
挑好的投信公司
除了績效導向,選擇一家好的投信公司,也是我挑選基金的考量重點。
什麼是「好」的投信公司?是指市場風評佳、合法誠信的公司,這可以從平常報章雜誌的報導裡,了解各家投信的狀況;此外,選擇投信公司的同時,還要評估投信公司的研究團隊。
目前一個基金經理人,可以操作不止一檔基金,明星基金經理人的時代,已經過去,取而代之的,是研究團隊的實力。因為惟有以研究團隊取勝,基金績效才不會因為一個人離職,而大受影響。
要怎麼判別投信公司究竟是研究團隊導向,或是明星基金經理人導向?如果一家投信旗下的10檔基金當中,只有一檔基金的績效好,這時就要提高警覺了。
還要記得,選擇一家好的投信公司後,千萬不可以「照單全收」,要按照投信公司的專長,去挑選商品。投信公司就好比是一家精品店,而不是雜貨店,要挑商品,就要挑鎮店之寶,買該家投信操得最好、最擅長的基金。
看報酬 更要看風險 了解基金評比指標
投資看報酬,更要看風險。投資基金前,還要先認識評比基金風險的指標。
首先是標準差,代表基金過去一段時間淨值表現穩定程度。如果數字越低,基金績效的穩定度越高,越值得信賴;反之,如果數字比較高,則代表基金績效表現時好時壞。不過,要切記一點是,比較基金的標準差時,必須與同類型的基金比較,否則就好像是蘋果比橘子,基準根本就不同。
第二個評估指標是β值,可以顯示基金的波動程度。β係數如果大於1,就表示基金風險大於整體市場;若β係數小於1,就代表基金波動小,風險較低。
第三個是夏普(Sharp)指數,指的是每單位風險所帶來的報酬。簡單來說,如果夏普指數等於零,就表示每一份風險所帶來的報酬和銀行定存相同;夏普指數大於零,則代表優於銀行定存。當夏普指數小於零,就表示每一份風險所帶來的報酬,不如銀行定存。
投信投顧公會網站提供相當多資訊,目前公會提供了三個版本的基金績效評比,包括了委託台大教授所做的每月基金評比,另外還有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以及理柏(Lipper)基金評比,投資人可隨時上投信投顧公會網站查詢。
基金入門投資 首選定時定額
投資共同基金主要有兩種方式,一個是單筆投資,另一個是定時定額,這兩種投資方式的細部內容完全不同,我最喜歡的投資方式,還是定時定額。十幾年來,靠著定時定額投資基金,讓我付清買屋的尾款,搞定房屋的裝潢費。究竟要如何操作定時定額,才能讓投資置於不敗之地?下一回和大家分享。
如何操作定時定額-定時定額投資密技大公開
今年1月份,我贖回了一檔以定時定額投資的台股基金,出場時的獲利是65%。投資基金十多年來,我的定時定額投資,一向只有帳上虧損,出場時全都是正報酬,目前為止,還沒有賠過錢,投資下來的報酬,讓我付清了房貸尾款,還有房屋裝潢費,每次回到家,看到家裡的裝潢和傢俱,就讓我想起那些投資的基金。
定時定額 專挑股票型基金
很多人問我:「到底投資什麼基金,可以有這樣的報酬率?」以及「究竟什麼樣的基金適合定時定額投資?」我的答案是股票型基金,越積極越好!
要知道,定時定額投資最大的好處,在於分批進場、攤平投資成本,分散可能「買高」的風險;再利用相對高點獲利了結,達到「低買高賣」的效果。想要找高點出場,當然要選擇波動幅度較大的股票型基金。
至於投資市場的選擇,在全球股票市場當中,我非常推薦台股。台灣屬於淺碟市場,爆發力很強,類股輪動快速,非常適合定時定額投資,尤其,台股是大家最熟悉的市場,千萬不能放棄。
只設停利 不設停損 賺夠再走
選擇了市場以定時定額方式投資,操作時一定要把握幾個秘訣,當中,相當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停利不停損」。
為什麼需要停利?舉個例子來看,假設目前台股是6,000點,你恐怕無法期待20年之後,台股指數就會隨著時間而上漲,攀升到6萬點;相反的,20年之後,台股有可能只有3,000點。要知道經濟循環是周而復始的,長期趨勢可能向上,也有可能向下。要走完一個經濟循環,大約需要2至3年,這時候就應該適時出場了。
什麼是適合的停利時點?我認為,可以把定存當作一個指標,對於一個剛進市場的投資新鮮人來說,定時定額投資基金,一年獲利可期望為定存的五倍,以目前一年期定存利率來看,一年的目標報酬可設為10%。如果定時定額投資兩年,設定的目標報酬就是20%,如果沒有達到這個目標報酬,就要耐心等待。
基金基礎篇 - 定時定額為主,單筆為輔
「投資難的地方,就在於如何精確掌握市場往上或是往下。」很少有人能夠真正低買高賣,賺進整個波段,大部分的人都是追高殺低,成了穩定股市的一群。如果你對單筆投資還沒有信心,那麼,定時定額投資的報酬率,會是很好的進場指標,你甚至可以遵循「沒有定時定額,就不做單筆投資」的原則,以定時定額為主,單筆投資為輔,架構你的投資組合。
進場時:定時定額先買 再進單筆
我單筆投資一個市場之前,往往會先作定時定額投資,這可以幫助你判斷何時適合進場,也可以分散風險。舉例來說,當定時定額的帳面報酬一下從10%,突然漲到50%時,你就會知道,這時候的股票市場,已經處在相對高點,這時候不宜再進場,甚至要考慮賣出了。
相反的,如果收到月對帳單,發現定時定額的基金報酬忽然爆跌了50%,股市也呈現量縮價跌。不用難過!這時候,反而是單筆進場的絕佳時點。因為,當基金報酬狂跌,市場又呈現量縮價跌的狀況,顯示市場很可能已經跌到谷底,這時候就適合以單筆的方式進場,承接之後的上漲行情。
獲利時:先贖單筆 再贖定時定額
除了先做定時定額投資,再以單筆進場,分散進場風險外,我也建議,如果投資達到理想的目標報酬,需要出場,可以先分批贖回單筆投資的基金,之後,再贖回定時定額投資的基金。
這樣操作有什麼好處?好處是不用擔心基金贖回後,市場還是一路向上,錯過了後面的獲利機會。
獲利了結後 滾入再投資
很多投資人賠錢失利了煩惱,不少人則是賺錢了也煩惱:「我已經賺了70%,現在該怎麼辦?」我總是開玩笑回答:「我有很多存摺!」
定時定額透過平均成本的原理,降低了進場風險,因此,沒有進場時點的疑慮,不過,記得一定要設立獲利目標,然後即時停利。我建議定時定額投資基金設定的目標報酬,可以定存作為指標,一年的投資報酬,應可期望為一年期定存利率的五倍,以目前的定存水準,目標報酬可設在10%以上。
投資獲利後,手上突然多了一筆錢,很多人不知道該怎麼辦。像我投資前,就設定了理財目標,希望獲利後的資金,可以付房貸、裝潢屋子,因此贖回獲利的報酬,就幫助我實現了夢想。如果沒有夢想等著實現,或者沒有緊急的資金需求,建議可以加碼再投資,千萬不要花掉了。
加碼投資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加碼定時定額扣款金額,如果你每個月都扣3,000元,就可以加碼扣5,000元,長久下來,就會產生可觀的複利效果。另一種,則是找尋有潛力的市場,以單筆的方式,投資該市場,以增加潛在的獲利機會。
精通了定時定額投資法,下一回,要更進階,跟大家分享單筆投資共同基金的方法。
基金的進階篇 - 單筆投資共同基金
我常全省跑透透,在各地區巡迴演講,和大家分享投資共同基金的經驗。有些人聽了基金投資術後,興致大開,聽完演講的第二天,就急著進場,一砸就是百萬、千萬,而且是單筆買進,結果卻成了穩定股市的大戶。
如果你以定時定額買基金,當然沒有進場時點的問題;但是,單筆投資共同基金是更進階的投資術,進場、出場的時點,都攸關投資勝負,相當重要。
單筆投資 要勤做功課
若要能判斷進場時點,就得花時間做功課,把一些重要資訊記錄下來,每個月仔細比較。首先,要先了解七大經濟指標,第一個是經濟成長率(GDP),這是國內生產毛額,衡量一國經濟成果的指標,如果一國的經濟成長率增幅遞減,則可以預期,股市大概也不會有行情。
第二是經濟領先指標(Leading Economic Indicator),可以預測未來六到九個月的經濟活動,也要觀察連續三個月有無升降,如果升幅或者跌幅逐漸縮小就代表趨勢反轉。值得注意的是,當領先指標低到最低分,或高到最高分時,預測就會鈍化,必須搭配其他經濟指標一併觀察。
第三是美國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是針對美國採購經理人所做的調查,顯示製造業的景氣狀況。當PMI指數上升,代表美國對外採購金額增加,未來景氣可望好轉,反之則代表景氣走弱。而當PMI指數高於50,就代表景氣擴張,低於50則是景氣收縮期。
第四是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是衡量通貨膨脹的重要指標。當CPI維持低檔,央行會調降利率;CPI持續高檔,央行則會調升利率。
第五是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的態度,影響了利率走勢、全球資金流向,從2004年6月以來,Fed持續升息,為的就是要打擊通膨,Fed開會前市場的看法,乃至於Fed發表的聲明內容,都是重要觀察指標。
第六則是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的高低影響市場存貨,特別是美國零售業佔GDP的六成,若存貨居高不下,採購經理人指數就跟著下滑。當CCI維持在100以下,代表景氣低迷,若CCI持續下跌,則代表消費者對未來景氣看法不樂觀,消費意願可能萎縮。不過,CCI在經濟擴張期變化不大,景氣低迷時,CCI對景氣回升有關鍵影響。
最後一個是工業生產與產能利用率,工業生產指數衡量主要工業的實質產出,產能利用率則是衡量廠商對設備的利用程度,當工業生產指數上升,代表經濟步調加速,但是增幅過高則可能是景氣過熱,投資宜慎。至於產能利用率偏高,則代表需求大於供給,廠商有調升價格的能力,提升獲利,進一步提升投資意願。
單筆投資原則 買跌不買漲
單筆投資基金,進場的時點很重要,原則就是「買跌不買漲」。當然,很少人能夠真正買在最低點。但是,當你熟悉一些重要經濟指標,每個月紀錄比較之後,就會對景氣位置有感覺。
只要確定長期景氣循環向上,不妨在相對低點的時候,市場行情往上的時候,就勇敢搶進;相反的,如果市場炒作極兇,或者對市場一片看好的時候,就要提高警覺,甚至如果偵測到景氣反轉往下、市場行情逆轉的徵兆時,最好就束手不買。
分批進出 要停損也要停利
單筆投資基金時,一定要記住,無論是進場或出場,最好能分批進行,因為,沒有人知道何時是真正的低、高點,也鮮少有人真正能賺到完整的波段。若要降低進、出場時點的風險,最好的方式,就是分散子彈,以我來說,我通常是一次兩萬元、兩萬元進場,而且一定設定兩次以上的出場時點。
單筆投資和定時定額投資基金另一個不同點,就是定時定額沒有停損的問題,但是單筆有。如果單筆投資做錯了決定,就要即時停損,千萬不要「硬頸」,要即早贖回為是。
了解基金投資的兩大方式之後,下次,要和大家分享,投資共同基金時容易有的錯誤觀念,以及需要打破的迷思,讓你在追求致富的道路上,更通行無阻。
投資共同基金的迷思
很多人投資共同基金存著一些迷思,這些似是而非的觀念,看來無大礙,實際上,很可能就會減少,甚至是阻礙投資基金獲利的機會。下面,我列舉了幾項一般人在投資共同基金上,可能有的迷思供大家參考。
單筆和定時定額都有的迷思:買新基金比較好?十元迷思
很多人買基金,喜歡買基金淨值是10元的新基金,理由非常有趣,只因為很多投資人覺得淨值10元的基金,未來要算績效報酬比較方便好算。也有些人覺得,舊基金,淨值已經20、30元,未來報酬一定沒有10元的新基金大。其實,只要基金投資策略沒問題,景氣好、大盤往上漲,無論新舊基金,淨值都會往上,跟你申購時,基金淨值是多少都沒有關係。
也有很多人看到基金淨值,就會有先入為主的觀念,替基金貼上標籤。如果基金淨值是2元,就會覺得這檔基金績效不好,是檔爛基金;相反的,如果基金淨值在40元,就會覺得這檔基金價格太貴了。
其實,買基金不能看絕對淨值,而要看實際漲幅。舉例來說,我曾經投資一檔淨值是3元的基金,過去三年表現良好,我第一次出場的時候,這檔基金的淨值,已經翻了一倍到6元,現在,這檔基金的淨值已經超過10元。
你可能會問,如果這檔基金操作優異,當初為什麼會跌到3元呢?這其實是客觀環境的問題,因為這檔基金是在台股1萬2,000點的時候成立,隨著台股下跌,基金淨值自然一路滑落,這是大環境的問題,而非基金本身投資策略所造成的結果。其實,只要操作穩定,無論淨值是高或低,就是一檔值得投資的基金。
單筆和定時定額都有的迷思:不知道去蕪存菁
很多人認為基金是長期投資,所以買好了,就擺著,不去看它。忽略了,即使是長期投資,還是要定期檢視,及時去蕪存菁。尤其是當基金的績效開始走下坡,連續幾個月,基金績效在同類型基金的排名裡,都處在後段班,不要猶豫,就大膽轉換或贖回該檔基金吧。
單筆和定時定額都有的迷思:現在流行什麼 就買什麼 一定賺錢?
很多投資人喜歡追逐流行,現在流行什麼,就買什麼基金。就像現在黃金、能源價格上揚,相關產品成了當紅炸子雞,有人開始買金條,打算儲值,不過,站在我的角度來看,我反倒想要把以前的黃金首飾賣一賣。買基金不一定要追逐市場熱門的產品,尤其是對自己不熟的產品,千萬不冒然投入。
單筆和定時定額都有的迷思:資產配置的迷思
很多人被「資產配置」這四個字害慘了。在報章雜誌上,常看到各投資機構提供未來資產配置建議,有的人,一看到是股六債四,就真的拿六萬元去買股票、四萬元去買債。
其實,資產配置對資本額較大的投資,確實可發揮風險分散的效果,但就小額投資來看,效益並不大。不過,投資人可以將股債配置視為一個參考指標。舉例來說,如果一家公司將未來股債配置的比率,從原本股債各半,提升至股六債四時,可以解讀為,這家公司對未來股市看法是趨於樂觀的。
定時定額專屬迷思:賺錢出場後,就停止扣款了
很多人定時定額投資獲利後,喜歡換一檔「新」基金扣款。這些投資人,總覺得既然基金贖回了,這次投資就算結束,為了要有新的開始,於是就停止扣款買基金,或找另外一檔基金投資。
其實,只要這檔基金的投資策略良好,績效依然穩定,現在讓你賺錢,未來一樣可以為你帶來良好的獲利。因此,即使獲利了結之後,還是可以繼續扣款,千萬不要處罰讓你賺錢的好基金。
定時定額專屬迷思:隨時買,不要賣
過去,定時定額投資法打著「傻瓜投資法」的名號,告訴大家「隨時買、不要賣」,這其實是錯誤觀念。定時定額投資基金,雖然沒有進場時點的問題,但一定要設定獲利目標,適時贖回、設定停利點,要懂得買基金,更要懂得賣基金。
為什麼需要停利?以台灣而言,要走完一個經濟循環,大約需要2至3年,如果不適時獲利了結,當經濟開始衰退時,報酬率可能就會下滑。因此,以定時定額方式投資時,一定要把握的原則就是:「停利不停損」,只要達到了目標報酬,不要猶豫,趕快贖回停利。
單筆投資專屬迷思:堅持哪裡跌倒 哪裡爬起來
單筆投資做錯了決定,就要即時停損,有些人很「硬頸」,一直要等到指數漲回來,才願意脫手,非得要「在哪裡跌倒、在哪裡爬起來」,但有時股市卻是越等越低,越等越心寒,跌倒之後,就很難再爬起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