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信託就像許願池 富過三代不是夢

禮券信託、股票信託、保險金信託、安養信託、子女教養信託、生前契約信託,到底什麼是信託?誰可以信託?信託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其實跟一般人息息相關。

       簡單來說,成立信託有三個必備的角色,委託人、受託人以及受益人,委託人將東西拿給受託人保管或是處分,委託人要跟受託人講清楚,東西最後處分的利益或是財產要回歸給誰,如果是給其他人,例如子女,就叫他益信託;如果是回到自己,就叫自益信託。

       這個拿出來信託的東西,可以是金錢、有價證券、不動產、動產、地上權、金錢債權擔保物權、租賃權、著作權和專利權等,都可交付信託,但是不能是人,也不能是寵物。

       受託者則可以是一般人,也可以是信託業,信託業就是專門接受民眾財產信託的業者,目前國內信託業恰巧都是銀行,共有51家國內外銀行都可以受託財產。

       信託的時間沒有限制,所以祖父母可以將財產交給受託銀行保管、投資,指定要給第三代、第四代,甚至是第十代之後的子孫。

       信託最大的特色就是信託財產受到法令隔離獨立保護,是其他金融工具都無法具備的好處,例如剛說的,祖父母想將財產遺留後世,把上億元資產信託,即使祖父母在信託後十年去世,或是破產,這筆財產不會受到任何影響,跟祖父母其他未信託的財產隔離,也不受債權人的追討。

       人的一生都可以透過信託管理財產,年輕的時候可以透過銀行特定金錢信託買基金或是加入集合管理運用帳戶,投資理財,累積財富。

       25歲到40歲的壯年階層,通常有了基本資產,這個時候可以透過信託結合保險,延伸個人的意志,把保險金給付結合信託,保障家人未來生活。

       這時若還有寬裕的資金,可以開始規劃子女教育所需費用,把錢拿給受託銀行指定未來數年支付子女的生活費、教育費等,銀行稱為子女安養信託,好處是,透過信託跟自己的資產「隔離」,確保子女教養金無虞。

       40歲到60歲,則可以透過信託規劃退休養老與財富轉移,尤其是千萬元資產以上的生意人,最需要規劃退休養老以及財富轉移,因為經營事業波動大、風險也大,現在有錢,不一定代表未來有錢,透過信託的方式,將錢搬到「信託專戶」中,指定未來每個月固定再給付給自己或是子女,也是另一種退休「保險」。

       最慢則建議在60歲,開始規劃遺囑信託,因為依目前稅制來看,要透過信託節稅地轉移給子女,最少要五年、十年的時間,在每年節稅的範圍內將財產轉移給下一代。

       這時信託規畫的重點在於將「本金」與「孳息」分離,可以有很顯著的節稅效果,才不致於讓資產縮水,合法地達到財富移轉的效果,不會在贈與稅、遺產稅中,一代一代不斷縮水,只要透過信託逐步轉移財富,富過三代不是夢想。

       不過,信託不是神燈,無法「有願必達」,你想將財產放大100倍,受託銀行可能無法達到,信託反而比較像個許願池,許下願望,提前規劃,可以協助民眾達成許多財富轉移、保障、理財等功能。

2007/04/17  星期二   經濟日報/B3/金融廣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an2268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